赓续红色基因,搭建“文化互哺”的青老互动桥梁
发布日期:2025年3月24日浏览次数:50次
1919年5月4日,一场由青年学生们发起的爱国主义浪潮席卷了中华大地。100多年过去,五四运动的火炬仍传递在中华大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代际间接续传承,阅读活的历史,正是五四精神践行在当下的重要环节。今时今日,有这样一群交大青年,他们致力于以阅读搭建青年人与老年人之间的沟通桥梁,实现五四精神的代际传承。他们,是“老友青年”,这是一支由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多名学生发起、受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支持、包含全校硕博学生在内的公益实践团队。
在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交大青年们与退役老兵们多次见面交流,从一位位退役老兵身上读出了他们的峥嵘岁月,读出了属于他们的老兵精神与民族风骨,上海交通大大学“老友青年”团队也因此登上了学习强国的“中国双拥”强国号,留下一段青年与老兵的佳话。
一、案例背景介绍
老友青年公益志愿服务队发轫于关注老年群体的阅读需求。在2020上海市阅读报告的调研中,”老友青年”团队发现阅读是老年人拓宽或维系社会关系的重要方式,而阅读空间的适老化程度不足等问题形势严峻。”老友青年”团队以社交型阅读为切入点,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老年人提供良性的社会网络支持和社会互动关系。同时让青年志愿者在阅读的场域中与老年人相知相识,互鉴互学,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公益力量。
老友青年公益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0年底,骨干均为党员或预备党员。从个位数成员到数千名志愿者,从上海交通大学走向全国,起于微末,发于华枝。目前已经覆盖上海10区的24个街道,在上海市及全国二十余省市已开展活动超1000场,志愿者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累计参与志愿者达3500人次,直接受益老年人达120000人次。
二、讲红色故事,探寻峥嵘岁月城市精神
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老友青年”以之指导,从老年人群体中进一步寻找老党员,老兵和所有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奉献一生的老人,通过原有模式,在阅读沟通中,感悟他们的信念与精神,接过这一代代人手中的五四火炬。
老友青年公益志愿服务队针对老年人“爱表达”、“爱交流”的性格特点,为老年群体带去“小而美”的阅读交流活动。每场活动的老年人数量在10人左右,配备志愿者4-6人,开展以引导讨论为主,知识分享为辅的阅读交流。在老友青年团队和上海淮海中路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合作推出的“老兵课堂”里,老年人不仅通过阅读分享心得,在青年人的陪伴中扩展人际关系,赋予晚年生活新的活力,更坚持退役不褪色,为青年人讲述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交大青年们也与退役老兵们多次见面交流中,从一位位退役老兵身上读出了他们的峥嵘岁月,读出了属于他们的老兵精神与民族风骨。
老兵们作为“活”的历史见证者,生动讲述活的历史故事,他们或慷慨陈词、或一展歌喉,每次见面,大家仿佛许久未见的旧交,不甚宽阔的空间内洋溢着激情与温馨。因地制宜,找准需求,”老友青年”团队前已推出传统文化、历史政治、生活服务、健康养生、技术教学、亲子教育、法律解读和基础金融等八大类十七小类活动主题。
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老友青年”志愿者与老校友一起漫步校园。书籍可读,建筑可读,人亦可读。在老校友们的讲述中,这群交大青年听到了属于上个世纪的交大故事,也看到了一代代交大人将青春献给社会建设的赤字初心。
老友青年公益志愿服务队延拓“阅读”的内涵,让老年人和青年志愿者1对1结对“沪上漫步”,在城市老建筑中阅读上海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精神。老年人作为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往往主动分享青春故事,青年学生志愿者从中汲取力量,激发建设美好祖国的热情和决心。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邀请老党员和青年新党员共同参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追忆峥嵘岁月,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五四青年节,老年人和青年志愿者造访《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在马恩雕像下共同朗诵《新青年》创刊辞。弘扬革命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三、行红色足迹,感受高速发展沧桑巨变
行万里路,知中国情。老友青年公益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以及成渝地区迈出助老志愿服务的稳健步伐。2021年7月,老友青年公益志愿服务队与清华大学唐仲英爱心社合作在北京市海淀区科春社区开展以摄影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向老人介绍关于智能手机摄影的技巧与知识。在重庆渣滓洞,志愿者和老年人共同体悟红岩精神。退休教师的爷爷奶奶告诉”老友青年”团队,每年都会带孩子去渣滓洞缅怀烈士,教育下一辈好好珍惜革命烈士的付出,坚定跟着党走。2023年8月,老友青年公益志愿服务队造访深圳华侨城社区。一位爷爷志愿打理楼栋附近的花池,花草树木如数家珍,“我年轻的时候就是在建设华侨城,现在年龄大了还是觉得住在这里最舒服。”在厦门中山公园逸趣园“茶桌仔”泡茶点,”老友青年”团队和一桌奶奶交谈起来。奶奶们都是相识已久的姐妹,数十年来相约中山公园喝茶、分享生活。一位奶奶生长于斯,曾在闽西山区做知青,之后坚持在基层岗位工作,为人民服务,感慨如今社会日新月异,赶上了好时候,晚年生活愉悦幸福,要继续见证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2023年8月,老友青年公益志愿服务队深入乡村,在田间地头站稳人民立场,在祖国大地读懂中国方案。11位青年,跨越3000公里,从东海之滨到中印边境,走进了祖国西南角的边境小镇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深入6个村落、走访8项门巴族、珞巴族非遗文化、对话10位老手艺人,与当地民众密切交流,以文字、影像、绘画为媒介,描摹墨脱非遗文化传承新图景,助力爱国戍边一线,以青春之姿赋能少数民族特色地区新媒体形象的提升与建设。老友青年团队拍摄的新媒体视频一经播出达到了全县人民的刷屏式转发,白发苍苍的墨脱非遗传承人面对镜头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和朗朗笑声,将影响和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文化传承和伟大复兴的时代梦想。
四、传红色文化,圆伟大复兴时代梦想
老友青年团队成立四年来,对各方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老友青年以快乐和善良集结起一大批青年才俊。引导全国3000+青年线下参与,展开超1万人次的面对面青老对谈,每位青年平均参与3-4次老友活动。在这之中,“有意义”成为青年志愿者反复提及的关键词。在他们口中,老友活动不仅是“短暂忘记焦虑生活的镇痛剂”,更是加深“对党史和人生信仰理解”的不二之选。也激励着青年人怀揣梦想,奔赴祖国大地。老友青年团队创始人——郭贞祎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在读博士生,聚焦精神助老与代际沟通等核心问题撰写多篇学术论文,其总结老友青年志愿服务经验案例《Better Living for the Perennial Generation Under the Joint Efforts of Young and Old——Proposals Based on SeeyaNeigbor(老友青年)Attempts》被2022伯明翰联合国青年全球挑战论坛接收接受汇报,也被共青团中央作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个人与青年志愿服务带头先进个人进行表彰。老友青年首场活动志愿者——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动力与工程学院博士生李涛毕业后去往发改委中央选调,在祖国一线积极构建文化养老新模式;老友联合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盛烨于北京大学继续读博深造,致力攻破老年癌症细胞转化难题。青年志愿者在老友活动中找寻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老友青年见证着有为青年的成长。
老友青年四年来获得人民日报、公益时报、中国青年报等80+主流媒体专题报道,各媒体平台影响力超6000万,团队主要参与者围绕文化传播、健康传播、代际传播等研究话题产出学术论文50余篇,并获国家级、省部级领导批示资政建言15份以上,做到了为国家发展奉献青年力量。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养老服务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青年人生逢其时,老友青年公益志愿服务队愿发挥自身才干,在助老志愿服务中努力探索如何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友青年公益志愿服务队致力于在公益活动中实现老友和青年的文化互哺。总书记强调,“要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老友青年公益志愿服务队坚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老年人精神需求为出发点,为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贡献青年实践与青年力量。筑牢信仰根基,谱写青春华章。
- 上一篇: 大学生村医扎根记 2025-03-21
- 下一篇: 弘扬恩来精神 厚植爱国情怀 2025-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