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专业设置如何求得更优解

发布日期:2024年2月2日浏览次数:84次

近日,某职业学院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暂停招生的消息成为网友们的热议话题。在2017年到2018年间,多所院校开设电子竞技相关专业。这一消息曾经引发广泛讨论。

优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始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

2022年发布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强调,完善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促进专业布局与当地产业结构紧密对接。2023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出台,要求完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提出鼓励学校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

合理的专业设置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背后,“产业”是个绕不开的关键词。

专业与产业匹配度有待提高

昆山开放大学正高级讲师张宏表示,随着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会随之动态调整。这是职业教育的规律和基本理念。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受历史惯性、师资队伍、实习实训场所等各种因素的限制,一些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调整并不及时,存在与区域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的现象。

“理想情况下,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应该是出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在现实情况中,学生选择专业大多是基于外在因素,而非天赋或兴趣。如果学生所学的专业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那他们毕业后很可能就不会从事所学专业的相关工作。”张宏直言,职业教育专业与产业的脱节对院校和学生来说,意味着资源和机会的浪费。

有研究表明,我国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同质化以及对接产业不够精准等问题。从专业布点上看,第二产业的相关专业布点占比较低,第三产业的相关专业布点占比较高。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适配度仍有待加强。张宏认为,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适配度,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教授唐智彬说,当前部分高职院校专业群对接的产业链环节不完整、对接的价值链层次较低。“这不仅影响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更难以适应区域产业的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等要求。”唐智彬说。

以张宏所在的江苏昆山市为例,昆山市三大产业对应的高职专业设置与其产值规模的匹配程度有待提升。高职院校在第一产业相关领域没有开设专业,缺少涉农专业技能人才;第二产业专业设置及招生人数低于其产值规模,不能有力支撑昆山市对操作性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第三产业专业设置及招生人数远大于其产值规模,可能导致专业设置与其产值占比不协调的情况。

“为了便于招生或迎合部分家长的想法,部分高职院校不断扩大财务会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电子商务等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的招生规模。但事实上,这些专业的人才需求已经饱和。而其他一些岗位却缺乏专业对口人才。”张宏表示,热门专业人才过剩与特色新兴产业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就这样产生了。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徐建俊表示,部分高职院校在迎合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时,忽略了自身的实际情况。新设专业学生数量一旦增多,学校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实训场所、设备及优秀师资等教学资源,难以提供与行业需求紧密相关的课程和实践岗位,导致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进而影响学校声誉与吸引力。

调整应具前瞻性和有序性

那么,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该从何入手?

“首先要加强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徐建俊说,在设置专业时,院校应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趋势,基于学校办学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设置方案,确保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充分匹配。此外,高职院校还应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同时,还要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可以通过引进优秀教师、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与行业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行业经验。

在广东省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陈桂林看来,专业设置既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又要着眼院校长远发展。“应采取长线专业与短线专业结合、宽口径专业与窄口径专业并存、主干专业与辐射专业贯通、学历专业与职业培训互补等策略,确立科学的专业建设规划,确保专业设置和专业结构调整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序性。”陈桂林说。

“院校可以适度提前布局,充分论证专业设置‘适度超前’的现实可能。”唐智彬建议,应充分发挥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新型产教融合实体机构的重要功能,进一步增强产业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在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促进产业反哺职教发展。

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院长王世杰提醒,院校应该精准规划专业,以区域性、地方性的产业结构需求为引领,明确自身定位、突出办学特色,实现专业与产业无缝对接。

政府需要提供科学指导

针对部分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中缺乏前瞻性的问题,王世杰指出,高职院校应承担社会责任,政府也应该进行宏观指导,实现政府指导性和院校自主性的有机结合。

“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站在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角度,统筹整合技术、产业、就业、教育等各方面需求。”王世杰表示,政府应积极构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链对接机制,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

张宏认为,政府要加强统筹规划,抓住经济发展走向,让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以昆山市为例,目前昆山市民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种类已经超过公办院校。政府需要重点引导,扩大公办高职院校部分专业的设置范围,在公办高职院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投入更多经费,提高公办院校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的适配度。”张宏说。

在张宏看来,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和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对技能人才需求规模及层次结构做好预测,并及时进行信息发布,以此指导各高职院校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保证不同专业协调发展。对于新兴产业急需的专业,应该广泛宣传,增加招生人数。

张宏建议,地方政府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市级三大产业技能人才需求数据平台,实时采集和动态显示产业发展规模与技能人才的供给匹配度。例如,当产业产值占比超出其招生比例10%—20%,则可以适当增加相应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如果产业产值占比低于其招生比例10%—20%,则需要适当缩减相应专业设置和招生人数。

唐智彬表示,信息畅通是一项关键要素。政府部门要切实完善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供给信息共享机制,打通各部门职能壁垒,让高职院校及时、准确地了解产业和企业的技能人才需求,包括数量、结构等,并第一时间体现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育教学中。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水岸庄园351号楼1至5层101室4层 电话:010-80698310 邮箱:kjzhyjy@163.com

Copyright © 2020 www.kjzh.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科教智慧教育科技研究院
备案编号:京ICP备2021019036号-1 您是第 285106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