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赋能科学教育”研讨会举行

发布日期:2025年11月4日浏览次数:11次

北京113日电 近日,人工智能赋能科学教育:课堂实践与区域生态构建研讨会举行。研讨会通过53节跨学段同课异构研究课、人机协同议课等形式,呈现了北京市东城区人工智能赋能科学教育的课堂实践与推进机制。

会上,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提出的四维一体科学思维培养模型成为亮点。该模型以计算思维为基底,以探究与实证思维为路径,以系统与工程思维为载体,以批判与创新思维为引擎,构建起科学思维培养的清晰框架。研究团队还梳理出科学思维观察描述-解释推理-建模论证的进阶规律,确保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培养目标衔接有序。

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我们要通过数据持续刻画学生的思维成长轨迹,不仅为一节课画像,更要构建学生长期思维成长画像集。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崔楚民表示,本次研讨会重点展示的素养成长型课堂,既是这一理念的实践载体,也成为东城区有组织锤炼教师 数字功的重要场景。

在素养成长型课堂上,教师依托人工智能课堂分析系统,实时采集师生互动、提问层级、思维深度等多模态数据,推动课堂教学从 经验驱动转向 证据驱动

据悉,研讨会采用人机协同议课模式,课后由北京市东城区学科教研员结合AI生成的课堂分析报告,从思维发展梯度”“素养目标达成度等维度开展点评,授课教师聚焦数智赋能场景设计进行深度说课,形成数据诊断-问题分析-改进优化的闭环教研体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水岸庄园351号楼1至5层101室4层 电话:010-80698310 邮箱:kjzhyjy@163.com

Copyright © 2020 www.kjzh.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科教智慧教育科技研究院
备案编号:京ICP备2021019036号-1 您是第 802795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