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粒种子都遇到合适的土壤”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14日浏览次数:17次

825日下午,浙江省宁波市东海实验学校阳光剧场内座无虚席,2025学年一年级新生阳光分班现场会正在火热进行。家长代表和学生们都专注地盯着台上。

义务教育如何筑牢从起点到过程的全程化公平?这始终是社会关注焦点。东海实验学校通过20多年实践,逐步探索出一套科学透明、动态优化的阳光分班机制,为区域推进教育公平提供了鲜活样本。

程序公开、过程透明,是阳光分班的生命线。每学年开学前,学校通过公众号发送邀请函,请家长代表来到分班现场,见证抽签、匹配、成班的全过程。全部环节均在阳光下运行,全程录像、存档备查,真正做到可回溯、可查询。2025级七年级新生史凌萱的爸爸感慨:从前担心暗箱,如今眼见为实。这样的分班,是真正阳光的操作。

这种开放姿态做实了公平、增进了家校互信,使分班从以往容易引发猜忌的敏感环节,转变为共建家校信任、形成教育合力的关键契机。

均衡分班,并不是随机播种,而是一项融科学评估与人文关怀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校长王忠军表示:教育公平不是机械的平均主义,而是要让每个孩子各得其所,让每位教师人尽其才,让每一粒种子都遇到合适的土壤,让每一位教师发挥育人的匠心。在分班过程中,学校通过多维度前期学情调研,绘制学生成长画像,在兼顾性别与学业水平的基础上,将心理特征、兴趣特长、学习风格、成长背景等变量纳入综合评价,并系统分析教师团队的风格、优势与育人经验,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适配,将班级差异控制在合理区间,从源头上守护教育公平。

2025级一年级为例,班主任团队在教学风格、班级管理等方面各具特色,既有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坚力量与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教师,这样的配置,如同交响乐团,教师们既和谐共奏,又各展所长,为学生成长提供多样化引领。

阳光分班不是终点,而是个性化育人的新起点。在实现班级均衡配置的基础上,学校构建起多样化课程体系和分层教学机制,开设机器人、编程、工笔画、民乐等72门校本选修课,以选课+社团双轨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成长路径。

作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小学升初中阶段,学校特别设计了重新分班机制,既拓展学生的交往半径,也通过新环境激发其进取心和适应力,让新班级成为孩子主动成长、开阔视野的新舞台。

我们的目标是,以科学为基、阳光为径、成长为本,超越仅注重分得匀的技术层面,迈向真正配得优’‘育得好的教育。王忠军说。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水岸庄园351号楼1至5层101室4层 电话:010-80698310 邮箱:kjzhyjy@163.com

Copyright © 2020 www.kjzh.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科教智慧教育科技研究院
备案编号:京ICP备2021019036号-1 您是第 80199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