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启动全球征稿 全新设立青少年自然影像奖等奖项
发布日期:2025年5月23日浏览次数:6次
5月22日,正值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的2025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在佛山南海桂城正式启动。本届年赛以“未至之境”为年度主题,开启摄影、视频两大单元,共设14个组别27个奖项,面向全球征稿。其中,全新设立“珍·古道尔青少年自然影像奖”“新发现”奖等系列奖项,旨在成就更多人“用影像保护自然”的梦想。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徐光,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教育交流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编辑萧宿荣,中共佛山市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著名野生生物摄影师、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成员奚志农、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侯明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出品人陈沂欢等嘉宾出席启动仪式,共同见证年赛启航。
“第一个五年对于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通过年度特别奖项的设立,吸引大众对‘中国国家公园’‘中国特有种’‘人与自然’主题的关注,这是年赛引领自然影像行业创作趋势的初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在发言中说,“在第二个五年里,我们将全力探索自然影像赛事的升级,希望年赛充分发挥平台的力量,成就更多人‘用影像保护自然’的梦想,为此设立了‘新发现’‘珍古道尔青少年特别奖’‘视频单元长片奖’等系列全新奖项”。他表示,希望更多年轻人,以兴趣为帆,以坚持为桨,通过优秀影像作品的影响力助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未至之境”不仅是地理维度上难以到达的荒野秘境,也是近在咫尺却常被我们忽视的生命奇迹,更是随科技发展而不断涌现而出的新视野。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侯明娟表示,移动影像技术不仅支持专业摄影师在极限环境中捕捉非凡画面,更能鼓励普通用户以全新视角探索隐藏在身边的“未至之境”,用影像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让我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未来将继续拓展影像技术的边界,以科技的力量探索自然,前往更多的“未至之境”,遇见更多未曾得见的生命力量。
同时,“未至之境”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精选作品首展也重磅登陆南海桂城金铂中心。为了更好的观展体验,本次展览策展方设计了每个展区的互动打卡装置,还专门邀请著名科普作家无穷小亮为几十件重点展品做了独家原声导览讲解。主办方从超过15万件年赛参赛摄影作品中精选出100余件最具代表性的自然影像作品进行展出,于5月28日—8月25日正式向公众开放。
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是全球第一个由中国人主办的同类型大赛,现已有全球超过81个国家与地区参与赛事,曾受邀亮相联合国,讲述“用影像保护自然”的中国故事,相关内容全网传播量超10亿,积累了超过60,000分钟的自然影像、157,125部投稿作品。
- 上一篇: 围绕“工程智能”系统布局 同济大学成立五大研究院 2025-05-22
- 下一篇: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将达数千场 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