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校袁雪燕:用爱与耐心,等一树花开

发布日期:2025年7月11日浏览次数:5次

午后暖阳斜照,指尖掠过书页,袁雪燕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首小诗《牵着蜗牛去散步》,大概意思是:

“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催它、唬它,蜗牛流着汗喘息爬行……直到松手那刻,我才听见虫鸣,看见满天星斗——原来,是蜗牛牵着我看遍了世界。”

合上书页,余韵悠长。她蓦然惊觉:我所在的教室里,不也有这样的"小蜗牛"吗?

一张便利贴的温柔启程:发现小蜗牛在哭泣

七年级班级刚刚组建,袁雪燕觉得自己像“开盲盒”一样,接了一个全新的班,来自不同学校的孩子们汇聚在这里。第一节“破冰行动”的班会上,当别的同学都在聊着自己小学时的趣事的时候,一位比较拘谨的“小蜗牛”吸引了她的注意力:他的介绍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简单的姓名和没有抬起来的头。

一次英语小测,刺眼的分数和数不尽的小红叉,与“小蜗牛”刷白的脸色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午当大家都去吃午饭的时候,他留在了教室,趴在桌子上。当袁雪燕走进他的时候,发现孩子在小声啜泣。虽然孩子什么也不肯说,但袁雪燕看到了他揉得皱巴巴的卷子,找到了原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将“小蜗牛”任务驱动的学习状态转向兴趣驱动呢?袁雪燕想起了内尔·诺丁斯的关怀理论中提到的“全情全身心的投入”,即关怀者要设身处地的去考量被关怀者的境遇和内心状态,找出被关怀者的所需。于是她用便利贴给“小蜗牛”留了字条,上面写着,不是每一朵花都要成为一朵花,你可以是绿植,你可以是竹子。自此,这对师生约定每日五分钟的英语共读。完成了,就能得到一枚小熊印章贴纸。日复一日的共读,让书页里贴纸渐密,英语课本也成了“小蜗牛”的勇气勋章。从嗫嚅跟读到自信发音,那一张张便利贴,终于叠成了学生跨越自我的阶梯。

二维码里的破茧密码:寻找小蜗牛的规则感

“老师,谢谢您!在我最失落的时候继续爱我,相信我”。想到这句话,小宇(化名)的样子又浮现在袁雪燕的脑海。当课堂上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听讲,只有小宇玩着手中的橡皮,老师再三提醒也没用,只好没收橡皮批评了他。没想到小宇突然紧握双拳,浑身颤抖,瞪着老师,听“哇”的大哭起来。

袁雪燕想弄明白这背后的原因,她开始关注小宇。一次课上,她发现小宇在安静绘制二维码。好奇心促使袁雪燕拿手机扫了一下,“滴,欢迎免费领取电子课件及资料”……孩子手绘的二维码居然真的能扫得出来。

平时与学生交流中不仅要走入孩子的内心,更要发挥同伴效应,真正关怀孩子的成长。袁雪燕鼓励小宇,在心理文化节上,让他为大家送上私人定制的小温暖。小宇兴高采烈地答应了。心理文化节当天,袁雪燕拿起手机,当着全班人的面,在小宇手绘的二维码上扫出了这么一句话:“祝初一2班全体同学们开心快乐,阳光向上!”随着人来的是教室里热烈的掌声。

同伴的认可化作了“魔法”,此后小宇开始专注听课,也主动报名了参加国旗下的演讲。小宇的转变,让袁雪燕发现,关怀之道,是发现每只“蜗牛”壳下隐藏的星光。

牵着蜗牛去散步:在时光里静候满树繁花

心与心的交流需要爱与信任的融入。在用爱唤醒“小蜗牛”的求知欲,充分相信孩子的学习潜力并给予积极向上的心里暗示,让他们自觉自愿投入学习过程中,袁雪燕觉得,“小蜗牛”们让她懂得:真正的教育,是松开心急的绳索,陪蜗牛共赏沿途风景——他们教会我的,远比课本更辽阔。

教育如诗,向美而行。那些便利贴上的叮咛、二维码中的巧思、掌声里的泪光,终将在岁月里酿成芬芳。“与学生们的相遇,不仅是职业的捆绑,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干好一件事起点是热情,终点则是坚持。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犹如一张夏洛的网,为孩子织就锦绣前程。”

岁月的溪流里,袁雪燕说,她庆幸遇见了最蓬勃的生命,彼此成就,彼此抵达。幕然回首,依然惊喜于初见时的心动和美好,

花无语,香如故。她说,以耐心为壤,以信任为光,在副中心教育的沃土上,我正牵着我的小蜗牛,遇见,等一树花开……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水岸庄园351号楼1至5层101室4层 电话:010-80698310 邮箱:kjzhyjy@163.com

Copyright © 2020 www.kjzh.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科教智慧教育科技研究院
备案编号:京ICP备2021019036号-1 您是第 683552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