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在泥土中“发芽”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0日浏览次数:200次

暖阳透过薄雾,照在湖南省宁乡市菁华铺乡中心小学的劳动实践基地里,一垄垄蔬菜泛着绿意。老师黄念桥在土里刨出一个小坑,放入一株细嫩的油菜苗。接下来,覆盖根部的土壤不要压实,菜苗也要呼吸。身边的孩子们也纷纷学着样子种苗、覆土、浇水。

在基地里,三年级以上的每个班都有各自的责任田。师生们精耕细作的上海青、油麦菜、莴笋等蔬菜生机盎然。基本上每天我们都来看一眼,总好奇它们是不是长大了一点。学生陈晨笑着说,要是我们的菜没有别的班地里长得好,心里会很着急。

9月初,四年级的谢莫湉湉和班上同学第一次种白菜。一连几日,学生们每天早晚轮流施肥、浇水,很快菜根就烂了。当时大家心里很不好受,努力白费了。老师教育我们要有耐心,不能气馁。谢莫湉湉说,后来我们及时补种,按老师说的规律浇水,白菜健康生长啦。

为了让孩子们的付出有回报,收获的蔬菜会被送到学校食堂进行加工,供种植的学生品尝。亲手摘白菜的时候,真有点舍不得。谢莫湉湉回忆道,不过吃到嘴里的时候,还是尝出了幸福的味道。

黄念桥老师教语文,她热衷站在劳动实践基地里,给劳动的学生们讲二十四节气。比如,对着清晨绿叶上的露珠来讲白露节气,学生们能更好理解古人的智慧。她说,课堂应该是多元开放的,学习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室。

学生家长张桂枝坦言:我发现孩子接受劳动教育之后,不那么娇气了,不光自己洗碗,还总帮我浇花。可贵的转变来之不易,这种教育很有必要。

劳动实践基地过去曾是校园里的一片边角地带,校长廖学军带领师生们刨地开荒、堆肥平土,苦干了两个多月,才有眼下满目青翠的苗圃。尊重劳动、热爱生活,这是学生一辈子的人生课题。廖学军说,每周一节的劳动教育课,在他们心里埋下了温暖的种子,期待这些种子生根发芽。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宁乡市教育局副局长易富饶说,宁乡推动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以及利用粮食示范产业园等社会资源,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加强劳动课程资源开发和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水岸庄园351号楼1至5层101室4层 电话:010-80698310 邮箱:kjzhyjy@163.com

Copyright © 2020 www.kjzh.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科教智慧教育科技研究院
备案编号:京ICP备2021019036号-1 您是第 632766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