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打烟牌”该不该禁?

发布日期:2024年4月12日浏览次数:249次

你知道什么是打烟牌吗?

这是一种最近风靡很多小学校园的游戏。烟牌是用香烟包装盒做的,孩子们收集不同图案、品牌的废弃烟盒,折叠好后和小伙伴展开拍击决斗,赢取对方手中的卡牌。

但就是这么个小小的校园游戏,引发了孩子、家长和学校的不同感受。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一些家长担心游戏会给孩子带来影响学习、偷买香烟、手受伤等后果,学校则陷入了允许还是禁止的管理困境,有学校直接发文禁止。

但河南浏阳的道吾小学不同,校长陈利莎专门写了一封致家长的信,阐述游戏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随后又在全校进行了关于是否打烟牌的讨论,通过主题班会和辩论,鼓励学生们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这条新闻让人眼前一亮,让人看到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

打烟牌是洪水猛兽吗

其实,打烟牌不是今天才流行起来的游戏。早在上个世纪,很多70后、80后男生便痴迷过这一游戏。除了打烟牌,我们还打火花。所谓火花,就是火柴盒子上的贴画。两种游戏的玩法非常相似,都非常考验手上功夫。而一旦得到战利品,那种愉悦的心情会持续很久很久。

我依然可以体会到如今的孩子们打烟牌时的心情。我们迷恋的,不仅是通过游戏获得一份成果,也是从中得到规则、心智的塑造。此外,火柴盒和烟盒上的绘画带来的艺术感染,也是一份精神营养。收集火花和烟盒,本就是收藏界的一项传统。

当然,反对打烟牌者,出发点也是好的。在他们看来,孩子偷偷买香烟;翻垃圾桶、趴地上不卫生;孩子上课也只想着玩游戏,不专心……”都是不好的后果。事实可能也确实如此,我年少时就曾把手掌拍伤过。

但是,没有一项游戏是完美的,一些问题的源头也并非游戏本身,解决这些问题亦有科学的办法,如果一言不合就封杀,那是因噎废食。

令人称道的是,道吾小学没有简单地哪一方,而是让各方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校长在致家长的信中表达了对游戏的肯定,家长们也在来信回执中写下自己支持或反对的看法,孩子们则借着主题班会和辩论提出对学校的建议。

这一三方互动的过程,体现出浓浓的人文理念。唯有充分论证,才能形成共识。也唯有尊重不同立场、不同声音,方能走出各说各话、自以为是的陷阱,实现理性对话。相信通过这场辩论,学校向家长表达了对待孩子玩游戏的理性态度,家长更能理解学校的良苦用心,孩子们也能得到关于文化、情感、规则等方面的深刻教育。

令人欣慰的场景已经屡屡出现:孩子们邀请校长一起打烟牌;一些家长从反对转为理解孩子,主动带孩子找烟牌。

打烟牌火了的背后是什么

除了游戏本身足够有吸引力,一个不可否认的原因是:如今孩子们可玩的游戏太少了。

很多曾经风靡校园的经典童年游戏,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我小时候男生中非常流行的斗鸡刀子占地盘等,几乎不见踪影,问起孩子们,他们一头雾水。

当然,游戏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一些游戏被淘汰也是正常的。但问题是,很多游戏本身很有趣味,也有利于孩子成长,但是由于不受某些家长和教师待见,被一刀切地禁止了。考虑到安全性和对学习的影响等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游戏被拉入黑名单

游戏不只是游戏,也是童年的象征。正如陈利莎引述的英国心理学大师温尼科特先生的话,记住童年,去玩耍去梦想去创作。如果在童年时连正常的游戏都没法玩,成天陷于课业负担之中连喘息之机都没有,那么孩子们又如何提升创造力,又如何学会与小伙伴们相处呢?

作家汪曾祺在散文中,多次提及父亲带着年少的他在田野、街巷玩游戏的场景。很多名人也都感念过童年游戏对于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孩子们玩游戏的时候,是在经历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他们接触小伙伴和大自然,学会遵守规则,感受友情与合作,想象未来。这是写作业所无法代替的场景。游戏创造的参与感对于儿童的意义,胜过形式空洞的说教,激活了他们的创造力。

令人担忧的是,随着游戏的减少,孩子们不仅失去了以游戏陶冶情操的机会,也失去了和伙伴们开心玩耍的机会。

硬逼着孩子们远离各种现实场景游戏,以为这样就会让孩子们的心思回归学习,那就大错特错了。当玩游戏这样的天性被限制、被扼杀之后,孩子们得不到精神放松的机会,很容易对学习、对规训产生抵触心理。

事实上,由于缺少游戏的滋润,缺少了伙伴们的合作,一些孩子变得孤僻,一些孩子偷偷玩耍甚至沉溺电子游戏,从而失去了童年的天真烂漫、快乐无边的本色——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重要的是承认孩子的游戏权

这两天,还有两则与打烟牌相关的新闻。一则是,47日,海南三亚市教育局发布《防止学生沉迷烟卡游戏重要提示》,请家长配合学校禁止烟卡进校园,一旦发现当场没收。另一则是媒体报道,在广西北海市一些地方,部分小学生沉迷烟卡,从垃圾桶里翻、自己网上买,甚至学会抽烟;玩游戏时,引发口角、打架。

这些现象当然需要正视,学校、家长和相关部门采取一定措施也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明确的是,我们要做的是提醒和引导孩子不要走入误区,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一禁了之。

这需要真正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了解他们对游戏的渴望,再告知他们做游戏如何规避风险和消极影响,包括坦承大人们的担忧和顾虑。这有赖于更细致入微的管理和规则意识的培养。

比如针对孩子偷买香烟这一最大隐忧,反映的是烟酒售卖的管理缺位,不能将责任完全安在玩打烟牌的孩子头上。如果烟酒售卖管理到位了,就不会引发这一不良反应。道吾小学在发出致家长的信后,家长和孩子们约法三章,孩子欣然接受。这也表明,只要事先讲明利弊、明确双方权责,孩子们为了继续玩游戏,也是愿意去遵守规则的。

至于其他卫生问题、影响学习问题,同样如此。大而化之、一刀切、希望一劳永逸解决都是不科学的思维,只能在现实中去一个个解决,一步步改善,一点点进步。通过管理上做加法,实现为孩子们做游戏做减法。

去年以来,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就成为社会共识。此次关于做游戏的讨论,把问题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有了这课间10分钟后,让孩子们做什么?

允许他们自由自在地玩游戏,是应有内容。在课间、课余时间,孩子们可以尽情打烟牌、打弹珠、丢沙包、捉迷藏……这些游戏不需要复杂高要求的场景,有一块合适的地方就可以玩起来。现在学校的公共空间有监控系统,加之教师可以参与一起玩耍,安全度应该是有保障的。

依我看,打烟牌、打弹珠等童年经典游戏完全可以保留。重要的是承认孩子的游戏权,而不是动辄管起来。即使对一款游戏有争议,也可以进行科学评估,建立起让更多人能接受的规则和边界。希望能有更多道吾小学出现,以温柔的心对待孩子。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水岸庄园351号楼1至5层101室4层 电话:010-80698310 邮箱:kjzhyjy@163.com

Copyright © 2020 www.kjzh.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科教智慧教育科技研究院
备案编号:京ICP备2021019036号-1 您是第 684353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