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训练师:让人工智能更“懂”人

发布日期:2025年9月26日浏览次数:19次

最近,一群特殊的AI(人工智能)引路人”——AI训练师悄然走红。他们专注于将人类的语言习惯、思维模式与情感倾向注入算法模型,通过海量数据的精准标注、场景化的任务设计,帮助机器突破机械执行局限,真正理解人类意图。

  从智能客服的对话逻辑到自动驾驶的环境判断,从医疗影像的分析辅助到教育平台的个性化推荐,AI训练师正以专业能力搭建起人机沟通的桥梁,让人工智能更人。当下,这一新兴职业正随着人工智能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成为连接技术与人文的重要纽带,推动科技向更有温度的方向演进。近日,采访了几名来自不同地区和行业的AI训练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百度山西数据标注基地数据标注师  

  转行不转弯,AI带我认识时代,我教它认识世界

  今年38岁的郭梅原就职于山西传统矿业单位,每天抬头是山,低头是煤

  现在,她成为了一名数据标注师,很多人也叫她人工智能训练师。面对年龄+转型的双重难题,用郭梅自己的话说,从没想过自己的工作能跟自动驾驶、人工智能有关。

  20189月,百度与山西省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签约,在当地建立了数据标注基地,机缘巧合之下,郭梅加入数据标注基地,参与到了人工智能的科技前沿工作。

  经过百度山西数据标注基地体系化的培训,郭梅掌握了自动驾驶、图像分类、语音识别等数据标注的能力,还参与了大模型相关的数据标注。从一开始每天只能标注两三百张图像,提升到每天能完成1300多张,再到成为业务组长,郭梅成功实现了从传统行业到新兴行业的职业转型。百度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时,郭梅作为新职业代表之一与百度高管共同敲响了上市锣声。转行不转弯,AI带我认识时代,我教它认识世界。郭梅说。

  提到做过的项目,郭梅印象最深刻的是几年前参与的人脸识别标注项目。因为人脸识别和百度‘AI寻人这样的寻人平台密切相关,标注的每一个点都有社会意义。郭梅说。

  百度“AI寻人是百度于2016年底推出的一项AI公益服务,求助者只需在网站首页上传走失亲人的照片,即可与民政部登记的走失人口信息进行快速比对,得出系统对比之后的结果。

  作为一名母亲,郭梅对丢失儿童的家庭的伤痛感同身受,她开始理解人脸数据标注这份工作的意义,“每多标注一个点,每提高0.1%的准确率,就可能让一个家庭早日团聚。

  在AI帮助家庭破镜重圆的故事中,也有郭梅的参与。这是AI暖心应用的场景,也让科技变得更有温度。

  百度目前有上万名AI训练师在训练AI,他们有不一样的名字,却拥有相同的使命。近年来,百度已培养超15万名AI数据标注师,并将此合作模式拓展到多个省市,为当地提供更多的AI就业岗位。

  郭梅说:“AI训练师的工作给予了普通人一个离科技更近一步的机会,让我们也可以为人工智能贡献一份力量。

  

  陕西省宜君县农民兼爱豆科技AI训练师 王梅梅

  我给AI‘喂知识,它们越聪明,我的生活就越有奔头

  在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46岁的王梅梅每周一清晨都会准时走进县城的写字楼。她的工位上没有锄头与种子,只有一台电脑——这位曾经的农妇,如今是一名持证上岗的人工智能训练师。我给AI‘喂知识,它们越聪明,我的生活就越有奔头。她笑着说。

  2021年之前,王梅梅的生活半径是家里的30多亩旱田。农业机械化让她从繁重的农活中解放出来,却也让她陷入无事可做的焦虑。当听说县里新开的科技公司招聘会电脑就行时,她忐忑地参加了面试。那时连人工智能是啥都不懂,紧张得连头都不敢抬。回忆当初,王梅梅有些感慨。

  这家名为宜君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是当地政府为振兴乡村经济引入的AI数据标注公司。我们刻意降低门槛,就是想让县乡女性有机会拥抱新职业。公司负责人张蕊介绍。

  数据标注就是对图片、文本、语音等原始数据进行注释或标记,让AI模型能理解并学习数据中的特征和规律。2020年初,作为人工智能训练师的一个工种,数据标注员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目录。

  王梅梅的同事中,很多人都曾一边务农,一边打工赚钱:马帅帅曾做过导游、幼师,家中有15亩地,主要种苹果与核桃;王海莉做过纺织工,家中有30亩地,主要播种玉米……想要给机器人当老师,这些连鼠标都用不利索的农村女性,首先得大量学习。

  坐在电脑前,王梅梅给一段文本打完主题标签后,又忙着将一段语音转化为文字,并标注说话人的情绪。公司会定期培训我们。王梅梅说,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必须以零误差通过考试才能开始标注工作。最多的一次,我在一天内切换了7个任务,考了7次试。

  如今,宜君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已累计完成超60.7万项数据标注任务,实现产值3500余万元,员工人数达到240余人,超过70%都是宜君县及周边的农村女性。她们从最基础的电脑操作学起,如今已成为持证上岗的人工智能训练师。

  经济独立带来的改变肉眼可见。王梅梅现在月均收入4000元。丈夫孩子都夸我厉害!更让她自豪的是,她学会了用AI查询玉米病害,科技真能帮到庄稼人

  张蕊说,这些女性最大的变化是自信起来了:她们从自我怀疑到自信满满,甚至能用专业术语讨论技术问题。夕阳西下时,写字楼里的“AI老师们结伴回家。田埂上的岁月已成背景,屏幕前的未来正徐徐展开。

  

  讯飞医疗AI医学研究员 胡萍萍

  我们工作的每一分努力,都在为提升医疗安全添砖加瓦

  在安徽省合肥市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里,胡萍萍正坐在电脑前仔细核对一份医学指南数据标注的准确性。作为一名AI医学研究员,她的工作内容是为AI打造一套医学大脑,让机器不仅记住专业医学知识,更要理解医生的思考方式。

  4年前,胡萍萍从消化内科医生转型为AI训练师。转行的契机源于我在之前工作中观察到的一个强烈需求:医学知识正在爆炸式增长,任何一名医生都难以穷尽所有最新文献和案例。同时,基层医疗机构对高质量医疗资源的需求也非常迫切。胡萍萍说,我当时就在想,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解决这个需求鸿沟,将人类最新的医学智慧固化下来,成为一个随时可调用、永不疲倦的助手,去赋能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2021年,胡萍萍接触到讯飞诊疗助理时,发现它已经能帮基层医生做多科室常见病初筛,当时讯飞医疗正招募有临床背景的AI训练师,希望能把产品往专科化、精细化打磨,这和她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胡萍萍决定从一名职业医生转变为技术的赋能者,希望能用自己的医学背景,为AI注入专业医生的灵魂,让技术服务于全民健康。大模型技术展现了惊人的理解和生成能力。这让我意识到,这或许就是解决那个需求鸿沟的关键钥匙。胡萍萍说。

  我的工作就像是AI在医学领域的导师质检员胡萍萍说,我所在的团队,核心任务是将前沿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与专业的医学知识相结合,训练出能够理解医学语言、辅助医生进行知识检索、分析诊疗逻辑,甚至参与医学教育的医疗AI助手

  胡萍萍的日常工作就是为这个AI“备课”——准备高质量的医学教材(数据),设计科学的课程(算法策略),并不断地进行测验纠偏(模型调优),确保它输出的医学观点准确、可靠、有据可循,最终目标是让它成为一个严谨、有用、值得信赖的医疗工具。AI真正成为每名医生的诊疗助理,每个居民的健康助手

  在工作中,有一件事让胡萍萍印象深刻。在一次模型测试中,我们输入了一个症状非常不典型的早期胰腺癌病例。胡萍萍说,起初,AI和许多初级医生一样,给出了常见胃病的诊断。但我们设定了要求它列出警示症状的环节。在引导下,AI成功关联到了无痛性黄疸’‘体重进行性下降等关键危险信号,并提示需要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

  这证明我们训练的思维链是有效的。AI可以成为一个永不疲倦的警戒哨,帮助医生减少因症状不典型而造成的漏诊。这背后可能挽救的就是一个家庭。这让我坚信,我们工作的每一分努力,都在为提升医疗安全添砖加瓦。胡萍萍说。

  从事这份工作,我常常觉得,我们既是医学传统的继承者,也是技术未来的开拓者。每一次对模型的调优,都像是在为未来的智慧医疗大厦添砖加瓦。胡萍萍说,我相信,当医者的仁心与AI的匠心相结合,最终受益的将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会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水岸庄园351号楼1至5层101室4层 电话:010-80698310 邮箱:kjzhyjy@163.com

Copyright © 2020 www.kjzh.org.cn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京科教智慧教育科技研究院
备案编号:京ICP备2021019036号-1 您是第 784320 位访问者